互联网还需要论坛吗?

10/17/2010  |  01:40分类:网络  |  标签:  |  826 views

写这篇文章的时,看了一下“论坛”的百度百科词条,笔者一个人是绝对不可能写那么多的,不过还是想来谈谈论坛,一来自己曾经从事过论坛相关的工作, 二来笔者接下来的工作也有可能和论坛有关系,论坛在很多人眼里已经成为了一个传播与营销的必备场所,一些企业网站在涉及到推广营销的时候,总是会想到论 坛,要不是自己建个论坛,要不是做论坛推广。可是今非昔比,这个年代做这些事情,大多数情况下不是思维定势就是根本没有用心去在乎推广与营销。

回顾论坛

百度百科对论坛的发展有很好的总结,论坛的出现首先是因为技术的限制,几十年以前网速没这快这么方便,为了信息交流某个人想出了论坛。国人的网络普及是 随着QQ这样的即时聊天工具而铺开的,但是要深入去了解互联网,还是得去一些专业的论坛注册一个账号,然后认识一堆朋友,在交流中不断成长为大牛,这才是 互联网的意义吗!

早年,特别是在中国,很多优秀的网站也都是从这样一些不起眼的小论坛不断发展壮大的,大的有新浪,专业的有游戏中的电玩巴士、文学有榕树下,即便现在,论坛仍然是很多网站非常重要的部分,很多网站直接以论坛为主要部分,比如天涯,比如猫扑。

论坛的爆发

论坛得到人们认可,更多是因为他的资历,论坛的爆发也是各种原因综合引起的。

现在也是这样的,无论是论坛、博客、微博,有价值的内容才能让更多的网民有阅读和参与的冲动。在互联网初期,论坛显然是一种最靠谱的方式,当下很多流行词汇也都是来源于论坛,比如版主、灌水等等,我想月光博主比我更了解,这是文化层面的。

下来是技术层面,其实论坛并不简单,起码一个人做出一个能和Discuz和PHPwind匹敌的东西来说真不容易,早期的论坛必然会有一个技术上的大牛 在支撑着论坛的发展。在中国,Discuz和PHPWind的出现给了很多技术上不是很好的人以机会,Discuz的开源更是有着非同凡响的意义。当年 cn域名的炒作,空间价格的降低、以及网络监管在当年还没有这么紧张的时候,论坛真犹如如雨后春笋般出现。

我们每个人都需要交流。论坛 是匿名的,如果你在网上被骂得很惨,不用原来的账号,重新弄个马甲就行了。现实生活中,我们每个人也都需要这种交流的方式。由于每个人的差异,每个人环境 的不同,那种想突破地域的限制,寻找志同道合朋友的想法一定出现在很多人的脑海中。这是论坛满足人们需求的意义。

上面的原因都还是主因,引发论坛发展的则是因为论坛的推广和营销的效果,在很早的时候,论坛营销的确起到了非常好的效果,然后呢,论坛被很多人盯上了。

随着发展,论坛也逐步暴露了自己的种种弊端,特别是在访问量和内容都特别多的情况下,如何甄别信息的价值,如果表达个人思想,如果左右论坛的主题都为影响了论坛后来的发展。

论坛的退烧

博客出现时,论坛退烧的情况非常明显。这种论调可能更多的还是博客服务供应商发出的。论坛代表了一群人的声音,博客则代表了一个人的声音。对比起来博客 其实比论坛更能获得人的需求,你可以离开群体,但你永远离不开你自己的个体。博客现在也成了很多人必备的服务,很多公司、组织、企业也都相继开博。记得前 一段时间世界人口重新排名,QQ空间的排名都已经位列前十。

博客后面就是SNS。如果当初博客的服务加上实名认证和关系网络,然后再加 上更多对个人和分享提供的功能,也就是SNS吗,但是当初没有意识到人们交友的需求,让Facebook、人人、开心一夜爆红。到了微博时代,论坛退烧越 发严重,很多新生代的网民可能都从来没有去过一个论坛,甚至可能都不知道论坛是什么东西。网络的发达,各种信息资源的便利获取已经让他们可以不再使用论坛 这种模式了。

阿里入资PHPWind,Discuz被腾讯收购都预示了这一点,论坛已经不会是互联网的主流,这里不代表任何感情色彩,起码对于Discuz来说,被腾讯收购或许会让自己发展的更好。

不仅是博客、SNS、微博的影响,同行的竞争更影响了论坛的发展,百度贴吧和豆瓣的壮大更加压缩了论坛的发展空间。

对于豆瓣,很多人说他是SNS,在笔者看来,豆瓣更像是强化了社交功能的论坛。这样说吧,如果你的朋友都在开心上,那你可能也就不需要人人了,但是你所 喜欢的书籍、电影、音乐不可能跟着你一起去开心,强调主题内容,但又不去限制来自用户的自由内容,正式豆瓣存在的意义,每当我们Google一些书籍、电 影、音乐的时候,搜索引擎的结果总是不可避免的出现来自豆瓣的内容。

百度贴吧更多是在技术上给了自建论坛冲击。Discuz开源了,但建设者仍然还要面临空间、域名等一系列问题,所以这还是程序员的菜。百度贴吧和自己网页搜索的集成才是赢得用户的优势,你不用去担心一切技术问题,只要你愿意,百度贴吧就能给你做个论坛出来。

这两年网络监管愈发加强,我们也着实感觉到了很多论坛的陨落。

论坛小强

虽然论坛经历了大起大落,但还是有小强般的精神。当然论坛本身没有什么精神可言,一些论坛仍然存在主要还是因为人们有这样的需求。起码老一辈网民都还有 上论坛的习惯,对于一些主题内容人们还是会主动去关注,并希望持续挖掘内容。在SNS实名制大行其道的今天,人们还是很需要匿名的空间,毕竟人总有七情六 欲,压抑的生活下,我们也都需要去猫扑天涯来一些恶趣味。

论坛是代表一个群体的声音,有一些工作只有多人协作才能完成,比如说字幕组,我最爱的人人、破烂熊字幕组,他们还是以论坛为主体。

论坛发展到今天越来越朝专业化的方向发展,跑去那些年长的论坛,新的论坛总需要一个能引起用户持续挖掘内容,持续分享内容的主题。而这个主题正式这些自强不息的论坛得以延续的基础。

我们还需要论坛吗

抱歉,直到这一部分才回归到笔者的主题,了解论坛的过去以及现状的背景都是这个解决这个问题的基础。

现在,需要论坛的无非有两种,第一,是一些并没有利益需求的普通网民,但是他们热爱某一个主题内容,并有强烈的集体意识,所以他们需要论坛,百度贴吧、 豆瓣或者他们之中有一个程序员,自己建一个论坛,都是他们的选择。只要他们的主题会在很多不同的人之间产生共鸣,这个论坛也就会一直持续下去,并且继续为 互联网提供内容。

另一类应该是一些企业了,而这里其实也分为两种类型,一类是希望借助别人的论坛来推广自己,也就是所谓的论坛推广。另一类则是希望自己建立论坛,希望用论坛不断来持续获得客户的支持,并延伸进行客户关系管理的。

对于第一种情况,笔者劝那些人还是尽量作罢。因为上面提到了,论坛逐渐向小众化和专业化的方向发展,像很多大而全并且没有主题内容的论坛,必然遭到淘 汰。如果去主题论坛区做宣传,必然会遭到论坛的反感,如果这些论坛本身有广告专区,那论坛的成员有多少会去看呢!现在各种推广方式都已经成熟了,有关键词 广告,有SNS有微博,如果财大气粗去选择电视广告受众会更广。选择一些论坛发帖装置,这除了让论坛的成员与斑竹反感外没任何效果,还会让论坛的成员非常 反感。

对于正在考虑建论坛的企业来说,则要考虑的更多。《走出软件作坊》的作者阿朱老师,在他的微博上说过一句话,特别好: 电子商务,从淘宝商城开始;客户社区,从围脖开始。论坛是一种人们交流的形式,建不建论坛不取决于论坛好不好,而取决于你的企业,和你的产品推广需不需要 一个论坛。如果你是一个做牙膏的厂商,做一个自己品牌的牙膏论坛怎么会有人去访问呢?

做论坛是需要一定的成本的,技术上的成熟并不代表运营上的轻松,如果你没有一个强有力的吸引用户的主题,或者在互联网上已经存在了很多同质的网站、论坛,那真的没有必要在这么大费周章。

现在互联网这么成熟,我们有这么多渠道可以做推广,何必局限于论坛这么狭窄的范畴内。现在又了微博,而且很多公司通过实践证明微博营销的成功,微博也更 加容易拉近企业与客户的距离,那为什么偏偏要去考虑论坛呢,再次重复一句,这个年代再这样做,除了脑子笨思维定势,就是压根懒得去思考营销推广这件事情。

继续做论坛

其实上面说过了,做不做论坛取决于需求而不是论坛的本身,对于一些有强烈内容需求的人或企业来说,他们仍然需要论坛。对于企业来说也一样,只要你的内容足够吸引用户,并且在交流的环境下能够产生很多有价值的内容,论坛都是一个非常好的方式。

论坛可以匿名,论坛的每一位会员都是平等的,即便是版主发的帖回复也和其他人一样,论坛中的意见领袖可以引起大家更多的话题。论坛还比较容易发现问题,不要小看一些很白痴的问题,这些都能反映产品在使用中的问题,或者发觉一些不容易被人发现的问题。

记得笔者以前管理一个版区,那个版区只不过是供成员提问回答用的,但是因为我们的主题固定,获得的效果要比百度知道要好的很多,时间一长也为别人积累出了很多问题解决办法。

论坛还是一个产生内容非常好的地方。网站可以不允许你一开始没有内容,论坛却可以让你从0开始。

也正是因为论坛的平等和开放性,运营好一个论坛,也要特别重视你的论坛版主,他们的上任是因为有着共同的爱好,作为所有者的你和版主之前没有任何受法律 约束的条约,版主都是用自己的休息时间来为你打工,你绝对不能像老板对员工一样对待版主。时不时的优惠措施当然也是必不可少的。

来源:读者游利卡投稿,作者邮箱:pcedb0189#gmail.com(#换成@),原文地址

相关日志

  • No Related Post

2条评论 关于 “互联网还需要论坛吗?”

  1. 丫丫 发表于: 10月 17th, 2010 09:39

    哦,力挺论坛。
    论坛事件爆发时的影响力是其他工具(博客什么的)远远无法替代的【我觉得论坛和博客的关系,就像上星的频道和地方频道的关系】。

    我觉得论坛最关键的因素,还是人——意见领袖、版主

  2. admin
    admin 发表于: 10月 19th, 2010 04:57

    To 丫丫,
    对你的评论淡然一笑.


发表您的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