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0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颁布
据诺贝尔委员会网站6日报道,200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由高锟(Charles Kao), 韦拉德-博伊尔(Willard Boyle)和 乔治-史密斯(George Smith)三人分享。
他们将分享1000万瑞典克朗(约合140万美元)的奖金。
背景资料:
高锟,美籍华人,生于中国上海金山区。光纤通讯、电机工程专家。光纤之父,前香港中文大学校长。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、英国皇家工程科学院院士、英国皇家艺术学会会员和瑞典皇家工程科学院外籍院士,台湾中央研究院院士。1996年当选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。中学就读于香港圣若瑟书院,1957年毕业于帝国理工学院电子工程系。 1965年,高锟在以无数实验为基础的一篇论文中提出:用石英基玻璃纤维进行长距离信息传递,将带来一场通讯事业的革命,并提出当玻璃纤维损耗率下降到20分贝/公里时,光纤通讯即可成功。他的研究为人类进入光导新纪元打开了大门。为此,获得了200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以及爱迪生电信奖、马可尼国际奖、贝尔奖、巴伦坦奖章、利布曼奖和光电子学奖金等。
1969年,美国贝尔实验室(Bell Labs)的维拉·波义耳(Willard Boyle)和乔治·史密斯(George E. Smith)发明了电荷耦合元件(CCD)。当时贝尔实验室正在发展影像电话和半导体气泡式记忆体。将这两种新技术结起来後,波义耳和史密斯得出一种装置,他们命名为「电荷『气泡』元件」(Charge “Bubble” Devices)。这种装置的特性就是它能沿着一片半导体的表面传递电荷,便尝试用来做为记忆装置,当时只能从暂存器用「注入」电荷的方式输入记忆。但随即发现光电效应能使此种元件表面产生电荷,而组成数位影像。 到了1970年代,贝尔实验室的研究员已能用简单的线性装置捕捉影像,CCD就此诞生。有几家公司接续此一发明,着手进行进一步的研究,包括快捷半导体(Fairchild Semiconductor)、美国无线电公司(RCA)和德州仪器(Texas Instruments)。其中快捷半导体的产品率先上市,於1974年发表500单元的线性装置和100×100像素的平面装置。 2006年元月,波义耳和史密斯获颁电机电子工程师学会(IEEE)颁发的Charles Stark Draper奖章,以表彰他们对CCD发展的贡献。